近日,三峽巴西公司青年工程師里卡多·羅德里格斯·德布里托(Ricardo Rodrigues de Brito)署名稿件《A Tangible Project》刊登在《中國與非洲》雜志金磚主題???,三峽青年工程師的聲音亮相金磚高峰峰會!
德布里托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到中國參觀三峽工程、見證朱比亞、伊利亞水電站技術改造,以及作為巴西屬地員工與中國工程師在工作中克服文化差異、共同進步的經歷和感受。他對金磚機制充滿信心,并希望金磚國家繼續保持良好合作關系,促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以造福世界。
▲德布里托署名文章《A Tangible Project》
《中國與非洲》雜志出版的金磚主題??侵袊馕木譃榕浜霞磳⒄匍_的2023年金磚峰會出版的???,將作為會務專刊在會場呈現,同時也將在中國北京、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塞內加爾達喀爾同步印刷發行。
閱讀英、法原文請戳鏈接:http://www.chinafrica.cn/Homepage/202308/t20230814_800339420.html
中文參考譯文:
一個觸手可及的工程
在巴西巴拉那河上的橋和大壩之間,任何一個穿梭在朱比亞和伊利亞水電站的人,都會見證一個復雜而充滿挑戰的技術改造的過程,這就是當前巴西最大的水電站技術改造工程。
這一工程為當地居民帶來很多積極影響,比如提高電力供應穩定性、為家家戶戶帶來清潔能源、刺激本地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等。參與技改工程的工人來自巴西全國各地。
我很感激三峽巴西公司給了我參與技改工程的機會,使我可以把學生時代所學到的技術和管理知識付諸實踐。我非常榮幸能與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并肩工作,甚至能和世界領先的水電站設備技術供應商合作。如今,可以說我已經接觸到了水電站技術改造的最新技術。
很多中國員工和巴西員工參與了這次技改工程,多文化融合的工作環境,更需要我們富有同理心來應對文化差異。但我明白,這樣的工作環境有利于增強我們的專業能力和為人處世能力。同時,我也認識到兩種文化之間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在技術方面,我們分享了巴西水電站建設和技術改造的相關經驗,也學習了中國同行在中國水電站建設和技術改造中應用的工藝和技術。
我有幸參觀了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工程——中國三峽工程,這段經歷我永生難忘。在參觀中我注意到,三峽水電站所使用的部分設備和系統與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等具有相似之處,這說明巴西和中國的融合交流已有多年,而正是這樣的融合交流使得兩國在技術和經濟發展中都頗有成效。
中巴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帶來了很多投資機會,有利于創造就業機會、培養有能力有素質的中巴工程師。
巴西在實施清潔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比如水電、風能、太陽能等。而中國恰好具有技術開發和生產能力來助力巴西進一步實施這些項目,這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展望未來,我由衷希望金磚國家之間能繼續保持良好關系,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則,從而促進各國之間的投資與合作。同時刺激各國本土產業,為金磚國家帶來科技和經濟發展。
我相信,加大金磚國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一定會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福祉,并通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來造福世界。